點名存在的必要性
無論是從教授或是學生的觀點看來,點名的必要性總是倍受爭議。由教授採取點名措施的比例和學生的接受程度來看,點名的存在價值是有爭議性的。
首先,修一門課的目的在於學到課程內所希望教導的內容。對於學生來說,只要能夠達成這個目的,就算是成功了。一般而言,學生會為了聽教授的講解而準時上課。但是如果學生覺得他不需要聽教授的講解呢?例如說,學生的程度很好,自修所花的時間不但短,同時得到的東西也不比上課少的話,有必要強迫他上課嗎?或者是,教授上課的品質不佳,以致於學生無法從課堂上吸收的話,學生不去上課有錯嗎?點名的教授往往認為學生應該要準時來上課,否則學不到東西。但是缺課的同學中,有時也不乏成績好的。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,教授是否應該檢導上課品質?若是教課的內容能夠輕易的被取代,這門課有開的必要嗎?
點名的教授多半會以其結果做為打分數的參考。但是在上課的時候,打瞌睡、玩鬧或是心不在焉的大有人在。這些人不但沒有學到東西,更影響到了其他人的上課權益,比缺課的學生更嚴重。而且如果學生只是因為點名才來的話,上課情況多半很差,脫序的行為往往會影響到其他學生。如此一來,點名豈不是成了降低教學品質的元兇?沒有能力控制學生上課態度的教授,是否有權利要求學生不缺課?
再者,學生有時會有一些突發狀況,像是有的時候會生病,有事情要辦之類的。學生在上課和這些事情上的取捨,常常會因為點名而受到影響。對於已經成年的大學生來說,管理自己也是一門重要的功課。若是少上一堂課不會影響到學習,點名豈不是限制了學生時間的彈性?少上了一次的課,代表的是他放棄了一次吸收課堂知識的機會。能夠承受這個後果的話,缺課也就不是那麼嚴重的事了,為什麼還要被迫額外付出代價呢?
我深深的認為,點名的存在在一般情況下不僅是非必要的,也是不合理的。分數的依據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成果,而不應該受到這些個人因素的影響。在以點名決定學生成績之前,是否應該思考自己上課內容是否有必要檢討呢?
--
這只是一篇作業,不必太認真
--
- Dec 24 Sun 2006 00:15
大學中文寫作 (七)議論文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